發展之要,唯才唯賢?;春崢I集團積極踐行人才強企戰略,秉持“崇德尚才、人盡其才、廣納賢才”理念,全面實施人才聚力工程,不斷優化引才、育才、用才機制,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持續而強勁的智力支撐。
精準育才,夯實人才根基
集團堅持“缺什么補什么、干什么培什么”,建立以需求為導向的培養體系,持續推進人才自主培養,強化專業技能與創新能力提升。2023年以來,共開展線下培訓、線上講座約180期,選派人員參加上級調學及網絡培訓百余期,覆蓋人次超14800。職稱評聘與技能等級認定實現常態化,目前管理與專業技術人員持證率達83.5%,技能人才占比37.7%。依托勞模(職工)創新工作室,群眾性技術創新蓬勃開展——累計結題攻關項目190余項,25項獲發明專利授權,2項QC成果獲安徽省三等獎,132項創新成果應用于生產實踐,培養勞模工匠34人、技能人才350余人。

靈活用才,釋放人才活力
集團樹牢“能者上、優者獎、庸者下、劣者汰”用人導向,堅持公平公正公開,實現人崗相適、才盡其用。2023年以來,深化“三項制度”改革,引入市場化競爭機制,完成6名集團部門副職、7名二級子公司財務負責人、14名機關人員競爭上崗;管理與專業技術人員中晉升37人、退出或調整20人。至2024年底,重點單位領導班子以“80后”為主力,40歲左右主要領導占比提高,中層管理人員平均年齡降低1.75歲,干部隊伍更年輕、結構更優化、運行更高效。

開放引才,拓寬人才渠道
集團以開放包容理念拓寬選人視野,完善引才機制,吸納優秀人才,打造集聚人才的“強磁場”。2023年以來,出臺《人才聚力工程實施意見》等13項制度,常態化開展校園與社會招聘,引進高校畢業生和成熟人才180余人,推動科技創新成果頻出。其中,“煤機裝備制造新時代‘四化’生產管控能力”項目入選工信部示范名單;“5G-AI-云助力智能制造新時代‘四化’升級”項目連獲多項榮譽,助推制造業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綠色化轉型提速。

展望未來,淮海實業集團將持續構建“1351”人才管理體系——建設1個人才中心,鍛造管理、技術、技能三支隊伍,健全引進、培養、評價、使用、激勵五項機制,擦亮“才聚淮海 實業強企”人才品牌,以人才新高地賦能發展新篇章。